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招商引资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石嫣与社区支持农业

    信息发布者:过午之年
    2018-07-31 21:59:26    来源:互联网   转载

           石嫣与社区支持农业


     u=3270890318,215129502&fm=27&gp=0.jpg



       石嫣,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博士,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博士后。顶着学术头衔的石嫣,却没有把办公室设在繁华的楼宇间,而是奔向农田——她曾创办“小毛驴”农场,后又创建了“分享收获”CSA(社区支持农业),带领30多个大学生,梦想着推动中国社区支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发展。供图/分享收获 编辑/刘淑芬。自小从市区长大的石嫣,在硕士之前对农村几乎没什么概念。虽然石嫣本科在河北农业大学就读,但因为“农林经济属于经管专业”的缘故,直到毕业也没有真正接触过农村。


       石嫣在人民大学农业和农村发展学院读硕士后,可能是深受导师温铁军教授的影响,她考虑更多的不是找一份稳定的工作,而是希望能够探索和实践出一条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。同时,随着调研的增多,每个月可能一两周时间在农村,石嫣体会到在农村的不同感觉,“很多很新鲜的东西,非常有意思。那个时候就开始对乡村产生浓厚兴趣。”


    QQ图片20180730183633.jpg


        2008年4月,石嫣获得直博机会,一个偶然的电话,她得到了去美国明尼苏达州农场学习的机会,全面学习CSA的运作。CSA这一概念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瑞士,并在日本得到最初的发展。当时的消费者为了寻找安全的食物,与那些希望建立稳定客源的农民携手合作,建立经济合作关系。而现在,这一概念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。


        2008年4月,石嫣来到美国地升农场,开始为期6个月的“洋插队”。临行前她对自己说:“我将抛弃过去有些矫情甚至有些小资的生活方式,让自己的双手沾满泥土。”在农场里,石嫣几乎做遍了所有农活,劳动强度远超想象,但她也见证了一个在农业资本化大潮中坚持本色的小镇农业文化,这深深触动了她。6个月后,石嫣将CSA的理念带回了中国。



    QQ图片20180730183455.jpg


        2009年,学成归来的石嫣在导师的支持下,在北京郊外凤凰岭脚下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社区支持农业——小毛驴市民农园,开辟了20亩耕地作为实践“社区支持农业”的实验室。在“小毛驴”,会员提前缴纳一年的订金,农园则负责为会员生产并配送有机蔬菜和肉类,也可以由会员在农园自己租一块菜地,带领全家一起种植有机蔬菜。


        女博士当农夫,成立之初的“小毛驴”广受关注,质疑声也随之而来——CSA有机农产品的高价格会不会让中国老百姓望而却步?中国有多少消费者能接受先付钱、还要和生产者共担风险的消费模式?……幸好小毛驴第一季的成果,让她踏实不少:54户第一季会员,有45户愿续约,还有近200户新会员申请加入。很快,小毛驴成了中国CSA农业模式的代表。


    QQ图片20180730183546.jpg



        2012年,石嫣离开了自己一手打造的“小毛驴”,到通州郊区的马坊村打造了另一种形式的CSA——“分享收获”。与“小毛驴”雇佣农民的方式不同,“分享收获”项目采用的是和当地农户直接合作的方式,与农户协商制订生产计划和生产规范,在农户自己的土地上种植,在保证生态种植方式和基本运营成本的前提下,把更多利益留给农民和消费者。


        可是,去哪里找一个既有自己的土地,又愿意种当季蔬菜的农民,还能认同石嫣理念的人呢?由于北京本地农民很容易找到打工机会,种菜这种既劳累又有风险的事,早就没什么人愿干了,很多人甚至情愿做一份稳定的低收入工作。2012年初夏,经多方寻觅,一位叫郎广山的52岁农民终于答应了石嫣,成为其第一位合作伙伴。


    u=1040384416,1626095535&fm=27&gp=0.jpg


        郎广山有20多年“种园子”(北京农村称呼传统种菜方式)的经验,而且,他有50多亩地,前两年才转为大田种植。以前,他还曾有过好好经营自己的菜园子,把它们做成生态采摘园的想法。郎叔说,原来往土里施化肥,施农药,他心里其实很难受,因为他天天站在这地上,他有感情。郎叔还担心,以后他老了,这地谁种呢?


        郎叔、郎婶和这群年轻人一起开始了在“分享收获”的创业。郎婶一家核算过,采用旧的生产方式,年收入约为6万~8万元。现在加入到“分享收获”项目中来,今年年底将有接近20万元的收入。


    QQ图片20180730204640.jpg


       寻找合作农民只是开始,更难的还在后面,特别是招募消费者会员。最初,消费者向石嫣表示,可以相信她种的菜,但不相信农民,哪怕这些农民是她亲自找来的。石嫣和“分享收获”成员多次深入社区、公司,努力把健康的农产品送给城里的消费者,渐渐的,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家庭加入进来,同时也把分享收获基地作为帮助小朋友认识自然的好地方。


       “分享收获”基地生产的无公害食品主要包括三大类:蔬菜、粮食、肉类。这里的蔬菜不用化肥,而是用大棚外面堆积起来的有机肥,这些有机肥一部分来自于养殖基地的猪粪和鸡粪,一部分则来自于附近养牛场的牛粪。



    u=3450739555,1872311356&fm=27&gp=0.jpg

       在防治病虫害方面,则完全放弃了农药的使用,转而采用粘黄板、防虫网、辣椒水、沼叶等土办法加以代替。据介绍,这样种出来的蔬菜口感显老,但却原汁原味,矿物质含量也高。


    “分享收获”工作人员用蔬菜拼出的造型。


        “分享收获”的禽畜采用散养方式。在占地110亩的林地养殖基地里,猪场的16头黑猪不是被关在猪圈中,而是被简单圈在3亩多地的果园中,可以自由活动,而鸡场的700多只鸡则完全放养。饲养方面,养殖基地不往饲料里添加任何激素,而是完全用农园自己生产的玉米、麸子、豆腐渣以及菜叶来饲养猪和鸡。当然,采用这样的饲养方法,猪和鸡的生长周期也在无形中拉长。


       养殖基地的饲养员介绍说:“我们这里猪要七八个月才出栏,比市场上一般的猪要长两三个月,而我们的柴鸡要至少5个月才出栏,比45天长成的白羽鸡长多了。但这样养成的猪的脂肪能厚达三指,猪肉的口感也好,而鸡肉也比一般的鸡肉耐嚼得多。”



    u=4067499856,3421153323&fm=27&gp=0.jpg


    采摘,刷箱,装箱,配货。


    一位消费者为“分享收获”画的漫画。


       2013年,石嫣考虑推进食育教育,从娃娃抓起,成功的举办了3期“农耕夏令营”,让孩子们自己感受到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”不只是诗句,而是那一滴滴落入泥土的汗水。


        如今,加入分享收获的消费者会员从去年9月的第1户增加到500多户,生产基地也扩展到2个。而农户则由郎叔一家增加了顺义柳庄户村的合作社。石嫣认为,她做“分享收获”的意义在于打造样板间。“我不希望这个东西只属于我自己,而是希望各地的农民和消费者能够对接,大家都能吃到健康的食物。这不是我个人的理想国,而是每个人的理想国。”


     u=3780574075,1399308125&fm=27&gp=0.jpg
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    站长:   @过午之年  : 我喜欢的文章我爱发表 2018.07.31日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